吃不下飲不到 吞嚥有幾難?

特約

發布時間: 2019/11/08 09:00

最後更新: 2020/01/31 00:17

分享:

分享:

對於普通人來說,吞嚥食物或喝飲料都是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原來對有吞嚥困難的人士來說,即使眼前的食物、飲品多吸引,卻有著一種這麼近,那麼遠的距離!立即跟小編Ricca進行挑戰,親身感受有吞嚥困難的人士,對飲食那種說不出的難!

【挑戰一】在不喝任何飲料的情況下,1分鐘可以吃下多少件水泡餅?Ricca分享,「咬了幾下,已經覺得口乾,想吞下喉嚨都吞不到,很辛苦!」最終花盡九牛二虎之力,在1分鐘內只能勉強把2件水泡餅放進口中,但未能完全吞下。

在沒有飲水的情況下,水泡餅又乾又硬,難以進食,想吞下喉嚨都吞不到。

【挑戰二】吃完水泡餅覺得口乾,不如就試試抬高頭飲豆漿。喝下第一口就遇上挑戰,邊抬高頭邊喝令Ricca花上很大的氣力才吞到,就算一小口一小口地喝,過程都好幾次被豆漿濁到,幾經辛苦花了差不多3分鐘時間,才成功把平日只需兩至三啖、十數秒時間就可喝完的豆漿完成。

抬高頭飲豆漿,就算一小口一小口地喝,Ricca都好幾次被豆漿濁到。

細數成因症狀 勿看輕吞嚥困難

以上兩個挑戰其實是模仿有吞嚥困難問題的患者進食和喝東西時的情況。言語治療師方思行(Raymond)解釋,「吃水泡餅挑戰是模擬了患者口水分泌不足的情況,至於抬高頭喝豆漿就模擬了一些喉嚨肌肉較弱的患者難以把食物或飲品吞下的情況。」

吞嚥困難患者在咀嚼、吞嚥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從而令到喝水、進食、服藥甚至控制唾液等方面遇上困難,食物或液體有機會進入呼吸道而濁親或骾親,長遠而言,更有機出現出現缺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窒息、吸入性肺炎等情況,嚴重者可以致命。

吞嚥困難可出現在任何年齡人士,而中風、柏金遜症或認知障礙等神經性的疾病、頭頸科癌症或風濕科病症都有機會造成吞嚥困難。
想知道自己或身邊的家人、朋友有否受吞嚥困難的情況困擾,可以留意他們有否出現以下的情況:

  • 吞嚥時咳嗽
  • 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吞嚥
  • 感覺食物黏附於喉嚨
  • 食物倒流
  • 吞嚥後聲音混濁
  • 每口食物需要重複多次吞嚥
  • 吞嚥後食物殘留在舌頭上或口腔內

調節食物質感 告別濁親骾親

吞嚥困難患者因為不能安全及有效地將食物由口送到胃內,所以可能會減少進食和飲水而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缺水的情況。因此對部分患者來說,改變飲食模式、調節食物質感及液體黏稠度尤為重要,「建議把食物弄得較碎,或準備糊餐,確保有吞嚥困難的患者可以在較容易的情況下進食,當然亦要留意食物的營養,確保可攝取足夠的營養成分;至於喝水或其他流質飲料時,則可考慮加入凝固粉,減少濁親的機會。」

Raymond指出,吞嚥困難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糊餐是指將一般食物攪拌成糊狀,軟滑而全無固體物質,也有一定的稀杰度,讓患者可安全地將食物吞嚥,然而,在家自製糊餐對於繁忙的香港人亦是一個挑戰,亦有不少地方需要注意,「受制於食材的質地以及處理所需的時間,例如以雞肉或魚肉入饌需要先去皮去骨,而果瓜類則去掉皮、種籽及核,因此自製糊餐在選擇食材及製作時間作出一定的妥協,容易造成營養不均的問題。」

製作糊餐是為了讓患者易於進食,而保持每餐糊餐的稀杰度穩定性最為關鍵,Raymond解釋,「由於糊餐的稀杰度對於患者吞嚥影響甚大,而為方便烹調後較易將食物切碎和攪磨,多會以如蒸、灼、炆、煮等能保持食物濕潤的烹調方法,而食材的水分含量多少亦不穩定,因而要把每餐的食材弄成特定的稀杰度有一定難度,製作時必須多加注意。」

即食糊餐 有營方便滋味

坊間有專為有吞嚥及咀嚼困難人士設計的即食營養糊餐,只需加入熱水拌勻即可食用,不但省時方便,更可因應患者的需要靈活調節及確保糊餐的稀杰度,而且一碗即食糊餐已有齊穀物類、蛋白質類、蔬菜類,含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毋須擔心營養攝取的問題。

即食糊餐和凝固粉有助有吞嚥困難的患者可以在較容易的情況嚥下食物及水分。

(資料由客戶提供)